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机械设备
“她力量”成就“她未来”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揭晓
天津大学新闻网 2024-05-07

当前位置:首页>;原创>正文

“她力量”成就“她未来”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揭晓

发布时间:来源: 神州学人

分享到:

神州学人网讯(记者 季昕)科学技术与创新,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也是共建人类美好家园、共创未来的重要力量。4月28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红霞等20位女科学家获得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设计及验证团队等5个团队荣获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站博士后丁文娜等10人入选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激发“她活力”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促进着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不断跃升,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位居第12位,全球百强科技集群中有24个在中国。在此过程中,女性科技工作者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队伍不断壮大,取得了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杰出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女性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关心支持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发展,不断为其潜心钻研、勇于创新扫清障碍,更加营造包容的科研环境,包括启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等系列行动,放宽女性科研人员申请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等系列举措。目前,全国科技工作者中女性占比约45.8%,有近4000万女科技工作者扎根基础研究,推动技术创新。

2024年是“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设立20周年。十九届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杰出女科学家们百花齐放,奖项表彰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每届5名个人奖增加至现在的20人,在培养、发现、举荐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204位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获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其中13位获奖者跻身两院院士,7位获奖者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在本届评审工作中,提名候选人和团队数量再创新高,达近1300人,相比上一届增加超过30%,区域分布与学科领域也基本保持平衡,涵盖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生物、农学、地球科学、水利工程、临床和基础医学、药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学科,覆盖人工智能、芯片等重点学科领域。

每一位候选者取得成就和突破的背后,都是她们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执着,对科研创新的矢志不渝,以及对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充分释放的“她活力”正成为助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她们正以实际行动书写“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华章。

释放“她能量”

健康是人类一直在追求探索的永恒话题,也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婷的研究关注。为了研究皮肤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陈婷耗费7年时间,首次发现身体成纤维细胞在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关键作用,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顽疾提供了全新的靶点和思路。

颁奖仪式上,陈婷说,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让她可以心无旁骛地追求卓越,挑战行业最高难度的问题。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国内外的科研经历,她表示,如今中西方的生命科学研究已同在一个全新领域,正在同时起跑,需要有更多的原始创新注入,真正用科学研究成果去解决实际问题。

原始创新、基础研究、从“0”到“1”……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不仅需要科研人员自身下真功苦功,也更需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新活力,让科研人员有敢于坐“冷板凳”的勇气,以成就“十年磨一剑”的坚持。

近年来,我国围绕基础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基础研究人才选拔、培养水平显著提升。在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工作中,坚持突出奖励价值引领导向,适当向基础研究人才倾斜,多位获奖个人及团队均在“四个面向”中作出了突出的科研贡献。

“从‘0’到‘1’的创造性研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曲折,每次试验都充满变数,但我们勇做新一代装备控制系统的探路者,不仅能干烧脑的技术攻关,还能把绣花般的细致活干得漂亮,用实际行动创造了多个‘首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院十七所飞行器智能控制团队负责人成艳娟在颁奖仪式上这样说道。

立足于解决智能控制领域多项技术难题的目标,飞行器智能控制团队承接了新一代控制系统研制任务。新一代的航天人在老一辈航天人的基础上,运用新理论、掌握新技术、开发新工具,不断突破旧有限制,在夜以继日的探索和昼夜不分的奋战下,团队荣获多项荣誉,以多个“首次”填补了智能控制领域的技术空白,引领国内该方向发展。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越来越多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勇闯“无人区”,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聘教授何琼毅围绕量子纠缠的判定与度量,开展了系统性、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提出了相对务实、易于实验检验的新方法,并发展出量子新常态制备与调控的新方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焦淑红聚焦高安全、长寿命、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材料和器件集成研究,开发了多种电解质和快充电池材料,成功实现了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设计及稳定运行;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员贾桂芳立足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重大需求,临床植物rna表观遗传这一科研无人区,发明了首个通过rna化学修饰调控的作物高产育种技术,实现水稻马铃薯等产量和生物量增加约50%,开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

王红霞带领团队针对乳腺癌复发转移难题,坚持科研与临床协同攻关,发现并解析了导致乳腺癌干系及高转移性的分子机理及新打点,自主研发靶向治疗抗体和高效立足系统,建立了转移性肿瘤细胞检测新技术和复发转移动态评估新模式,已在全国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

在航天航空、量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环球科学、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越来越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攻克关键难题,勇攀科技高峰。

“她力量”成就“她未来”

国家需求和人民需要是科研工作者的“指挥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需要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勇攀高峰,更需要他们作为引路人,将科学精神、科研力量一代代传递,培养造就更多的杰出人才。

“我们国家现在特别重视青年人才培养,从高中和大学时期就鼓励年轻人认识科研、从事科研,注重对他们科研精神的培育。”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敏认为,提问题是做科研最重要的第一步,而提问题的能力并不是等到真正做科研时才产生,是从小对周边事物萌生兴趣时就已开始。

黄敏说,科学发现实际上蕴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更多的青年和青少年以启发和了解的机会。

求学于国内国外,黄敏对科研的认识也逐步成长,“当越来越认识到科研的真谛,也有了更多的动力投入科研,将其作为终生的事业。”

如今,黄敏同样希望自己的学生能遵从内心兴趣,以兴趣激发对科研真正的热爱,从而形成自身的内驱力。“科研是一个艰苦的路程,没有足够的兴趣是很难支撑下来的。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特别是处于坐‘冷板凳’时期,让学生能看到自我价值的提升,同样也能鼓励他们坚定科研的理想信念。”

作为从事药物研究的科研人员,黄敏深知,在科研中逆境才是常态。培养平常心,即使将来不从事科研工作,也将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科研思维培养到科学精神传递,黄敏以身为镜,映射着她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启发影响着更多热爱科学事业的年轻人加入对科学真理的探寻中。

“作为老师,看到自己的研究生在毕业后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找到教职甚至成为自己的同行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武汉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连荣说,“在科研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实验失败产生压力,会对未来科研道路的不确定而迷茫。老师要做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鼓励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坚持下去,让他们的科研兴趣持续燃烧。”

“兴趣,将是他们成才道路上的强大动力。”王连荣曾历时3年完成了细菌dna“磷硫酰化”修饰的结构鉴定,这项成果作为“发现构成dna的第六元素”,被《环球科学》评为2007年“十大科学新闻”。王连荣至今还记得那一刻心跳加速的感觉,也是从那时起,她决定在科研路上继续深耕,并持续至今。

王连荣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细菌表观修饰以及细菌与噬菌体互作方面,她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学家致力于探索这一领域的科学问题。“我国现在也有很多青年人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产出了非常棒的科研成绩,这说明大家对此都很感兴趣。”王连荣说,她自留学回国以来,看到了国家对于科研工作者的一系列支持项目和政策举措,科研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创新,这让她觉得走上科研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助力传承科研精神、接好科学“这一棒”,是“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项目设立以来不变的初心。从2016年奖项首次表彰“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处在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阶段、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到2024年欧莱雅启动“科技女生赋能计划”(for girls in science),通过举办校园讲座、录制公益科普课件、探访科研工作环境等,打造中学女生与女科学家的交流平台,“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项目始终探寻以榜样力量激励更多女性投身科学。

“科学家是不是都很聪明?”“女生适合学理科吗?”……这是“科技女生赋能计划”中,中学女生们对女科学家的提问。“‘科技女生赋能计划’启发和鼓励她们来参与科研工作,能够帮助她们更好地认识并理解科研这样一个历程。”黄敏说。

让“她力量”激励更多女性趋光而行,正如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所说:“世界将因为女性的参与变得更加多元和美好,这不仅仅是为了women(女性),更是为了wǒ men(我们),为了所有人。”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cxl
阅读:86
图片资讯 更多>>
  • 津云:“天大小世博”开幕 带你拥抱世界文明百花园
  • [央视新闻]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助力中匈文化合作
  • 中国留学生与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专题展在沪开幕
  • 2024国际电子电路(上海)展览会开幕